廿載織夢 青春領航
以時尚引才聚才助力"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
當五月的南風輕拂過初夏的帷幕,一場屬于Z世代的時尚盛宴在廣州國際輕紡城盛大啟幕。5月19-29日,2025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以11天不間斷的創意轟炸,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中國打造一個集新銳創意、前沿思潮與產學研用于一體的新生代時尚發布平臺。
作為國內首創、專為服裝學子打造的大型公益性時尚盛會,今年恰逢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二十周年,在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的指導和中共海珠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支持下,積極響應"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由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廣州國際輕紡城共同主辦,凱華公益?真愛夢想專項基金作為公益合作伙伴全程支持,本屆時裝周將匯聚29所專業院校的精彩展演,同時更舉辦多場促進校企交流合作的主題活動,全方位展現中國時尚的多元活力,為新生代設計力量提供閃耀舞臺。
從破冰者到行業標桿
廿載育才路織就產業振興夢
二十年青春綻放,二十載薪火相傳。自2006年首屆舉辦以來,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始終與院校、產業同頻共振,以培育時尚人才為己任,通過全產業鏈的協同努力,共同譜寫了中國時尚產業建設的精彩篇章。
20年來,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始終肩負起"人才孵化器"和"產業引擎"的雙重使命,累計吸引國內外55所高校參與,為產業輸送專業人才超20萬名,鏈接紡織服裝企業超20萬家,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超1000項,間接帶動產值增長超百億元。這正是"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在時尚產業領域的生動實踐,通過政策賦能與產業生態吸引,讓海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時尚人才的強磁場。從最初的畢業作品展演,到如今涵蓋趨勢發布、設計競賽、產業對接的多元生態,大學生時裝周已成為鏈接院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的關鍵紐帶,以海珠中大紡織商圈為原點輻射的粵港澳大灣區更成為了中國時尚新銳力量茁壯成長的理想沃土。從稚嫩到成熟,從探索到引領,這座天橋見證了無數夢想的萌芽與綻放,也托舉起了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未來與希望!
正如海珠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宇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在海珠區圍繞"大產業、大底座、大生態"實施系列舉措,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對傳統紡織服裝產業進行全面賦能的當下,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正以"人才引領"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起以中大紡織商圈為核心的時尚品牌輸出地、時尚潮流引領地、時尚交易集散地、時尚數字標桿地,為打造服裝紡織產業全國賦能中心,助力廣州建設國際時尚之都注入著生生不息的強勁動力。
海絲錦繡,珠聯數智
海珠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海珠具有深厚的紡織服裝傳統產業基礎和地理優勢,中大紡織商圈周邊具備完整的產業鏈模式,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全品服裝時尚商品集散中心與世界級紡織時尚消費商圈之一。近3年,海珠區搶抓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紡織服裝和數字兩大優勢產業加速融合,引導數字產業先發優勢深度賦能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推動一批立足廣州輻射全國的重點賦能平臺加速集聚,培育一批服裝新零售龍頭企業加速壯大,不斷引領傳統紡織服裝產業實現"新質發展、能級提升",為廣州加速建設千年商都、時尚名城提供有力支撐。
海珠是"中國紡織時尚名城",全國首個"紡織時尚中心"正落戶已邁入20周年里程碑的廣州國際輕紡城。擁有國家"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園區",超3000名常駐設計師集聚中大紡織商圈,個性化設計定制平臺、人工智能輔助設計軟件、智能面料設計開發應用場景不斷落地,正加快從紡織時尚產業鏈"微笑曲線"底部走向兩端。海珠區既有五大龍頭平臺,也集聚了一批龍頭服裝品牌,和超千家新銳品牌服裝企業。通過推動平臺與企業深度嵌合,在平臺解析、數據分析、選品測品、投放優化等全方位賦能,區內一批白牌商家成功實現引流量、樹品牌、擴銷量。
海珠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儲備豐富、優勢明顯,既有頂級服裝人才,又擁有大量新質賦能人才。海珠集聚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的頂尖人才,集聚時裝設計師超1萬人、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項金頂獎獲獎者5名、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13人、廣東十佳服裝設計師約80人,廣美、輕工等區內高校每年有相關專業畢業生12000名,超200萬名相關產業人員在海珠就業;同時,海珠區還是新質人才高地。全區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口總數近10萬,推動上下游產業鏈集聚超30萬產業人才,其中參與紡織服裝產業賦能的研發人才超5000人。
接下來,海珠區將聚焦紡織服裝產業鏈關鍵環節做實數智賦能與轉型升級,有效釋放傳統產業所蘊含的新質生產力,形成品種優、品質好、品牌響的新業態,把海珠建設成全球時尚品牌總部集聚地、數智賦能戰略領軍地、時裝設計展銷示范地、時尚文化創意先鋒地、頂尖科技匠師新高地,構建全鏈條不受制于人的現代化紡織服裝產業體系,引育技術研發、設計工藝等賽道的紡織服裝產業全國單打冠軍,深度契合"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以產業升級需求為導向,精準引育"新質人才",讓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共同勾勒廣東時尚產業未來藍圖,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貢獻海珠力量。
創意風暴席卷天橋
設計后浪構筑今夏最燃"能量場"
讓青春發聲,讓夢想啟航。大學生時裝周始終秉持為年輕設計師搭建展現創意、暢想未來、迎接挑戰的專屬舞臺。在2025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的舞臺上,新生代設計師正以Z世代獨有的創意語言重構時尚敘事:他們將縫紉機化作畫筆、電熨斗變為刻刀,在作品中融入傳統文化精髓、東方美學韻味、人文關懷理念、可持續發展思維、科技創新元素和當代生活氣息,呈現新銳時尚思潮。
作為年度最有"料"的開幕大戲,"廣州國際輕紡城杯"2025指定面料團體創意大賽解鎖創新面料與新銳設計的夢幻聯動,以一場超精彩的時尚對決拉開夢想天橋的序幕!天柯刺繡、維斯尼、二次方紡織、東創紡織、華帛社、燈光針織等6家實力面料企業攜手12所服裝院校創作團隊,在廣州國際輕紡城進行角逐,非凡面料與絕佳創意雙向奔赴,共展廣東時尚的未來風貌。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東創紡織戰隊的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創作團隊作品《暮秋織語》獲得最具市場價值獎;東創紡織戰隊的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創作團隊作品《靜謐生長》獲得最佳舞臺效果獎;天柯刺繡戰隊的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創作團隊作品《浮光》獲得最佳面料運用獎;二次方紡織戰隊的廣東理工學院創作團隊作品《舒絮織語》獲得最佳工藝制作獎;燈光針織戰隊的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創作團隊作品《辦公室出逃計劃》獲得最具時尚風潮獎。
在之后的日程中,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等29所專業院校也將分別帶來各自的精彩演繹。這些院校的集結,不僅體現了廣東時尚教育的蓬勃活力,更以多元學術力量與文化碰撞展現新生代設計師對時尚設計的深刻思考與憧憬,讓創意從有形空間影響到無形世界。
2025"廣州國際輕紡城杯"廣東大學生優秀服裝設計大賽總決賽也將作為本屆時裝周的壓軸盛事,在閉幕式上隆重揭曉各項大獎。在殿堂級設計大師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嚴格評審下,最終將角逐出各項大獎。這場匯聚廣東頂尖設計新秀的終極較量,究竟花落誰家,令人翹首以待!
專業解讀趨勢所向
智匯灣區共探產業破局之道
以產業智慧為筆、以時尚潮流為墨,作為人才培養的能量池,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托舉起了一批又一批中國新生代原創設計力量的崛起和發聲,也是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教與產教聯合破維互促的重要體現,已育化為一個融合了前沿思想、聚焦時尚教育、引領產業創新的"智庫"平臺。
時裝周構建了貫穿"教學-實踐-就業"的全鏈條培育體系:通過"廣州國際輕紡城杯"等品牌賽事,讓學子直面市場檢驗;依托2025廣東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對接交流會等活動,實現從人才到產業的精準對接;借助數字技術賦能,打造虛擬發布等創新展演形式,引領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展。這種"以賽促學、以會促展"的模式,不僅助力眾多青年設計師從校園走向企業,更為探索時尚教育的先鋒理念勾勒了難得的范本。
籍新一屆大學生時裝周開幕之際,組委會特別策劃了2025現代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培育大會,以"海絲錦繡?珠聯數智"為主題,重點聚焦產業發展趨勢,共同謀劃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的數智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發表主題演講,深入剖析了紡織服裝產業數智化轉型與人才戰略新格局。"數智時代紡織服裝人才培養的破局之道"圓桌對話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副會長王水元擔任主持,就"服裝教育應如何培養出既懂技術又具創意的復合型人才、如何更好地對接灣區產業發展需求、數智時代如何讓教育更好地關注到新型產業需求、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是否發生變化、在數智化轉型中企業最看重哪些能力"等話題展開討論,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當岐,香港Fashion Farm Foundation 董事、教授區偉文,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終身榮譽會長劉洋,匯美時尚集團董事長兼CEO、茵曼品牌創始人方建華,廣州維斯尼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謝濤等專家及企業代表分別貢獻了真知灼見,金句頻出、干貨滿滿。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產學研用合作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次時裝周亦促成了高校、企業、科研機構達成合作意向,多方將開展共建實習基地、科研項目、人才定向培養等合作內容,為海珠產業人才開發提供強力支持與保障。第一批意向機構在開幕式上率先完成了產學研合作意向簽約。
此外,本次大會正式發布了《海珠現代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培育賦能計劃》("時尚十條"),該計劃將充分發揮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的平臺勢能,深度融合"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推動海珠人工智能大數據與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優勢疊加,通過打造"青年人才海珠行"研學品牌、組建"政產學研用"聯動的紡織服裝產業聯盟、籌建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辦好集城市推介和政策發布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業大會、發揮數字營銷生態資源優勢、實施時尚產業工匠培育計劃等舉措,打造服裝紡織產業全國賦能中心,全力建成時尚人才集聚高地、紡織產業融合高地、數智賦能應用高地、產業匠師引領高地,為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為紡織服裝強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當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作為特邀院校壓軸亮相,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交流展演,呈上中國時尚頂尖學府的最新教育成果,彰顯產業新生代恣意生長的創新活力。這正是"百萬英才匯南粵"開放性引才理念的體現——不僅集聚本土人才,更以國際化平臺吸引粵港澳及全國頂尖設計力量,構筑大灣區時尚人才"強磁場"。
二十年光陰流轉、碩果累累,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見證了一代代青年設計師的成長與蛻變。這段歷程不僅承載著無數設計新秀的青春夢想,更推動著中國時尚產業"創新與匠心"精神的代代傳承。作為二十周年特別活動,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以"織夢廿載?感恩同行"為主題,通過"廿載匠心導師獎""廿載同行特別榮譽獎""同行榮譽獎""雙十感恩?時尚領航評委榮耀獎"等系列獎項,向院校和老師的傾力栽培、行業大咖的智慧引領、各界伙伴的鼎力支持以及每一位同行者的熱忱與堅守,表達誠摯感謝和崇高敬意。以此為新起點,作為產學研用融合的重要紐帶,大學生時裝周正持續促進著設計、教育、制造、消費等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從蹣跚起步到穩健前行,從規模擴張到品質提升,從本土探索到國際視野,這二十年是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不斷突破的成長史。如今站在新的起點,我們滿懷期待開啟2025年度時尚盛會。這場青春力Max的Z世代時尚之旅,今夏在廣州國際輕紡城又將掀起一番怎樣的時尚熱浪?讓我們一同期待與見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